top of page

Happy Hour

July 12, 2019

每周六的下午三点到四点是我们课题组的下午茶时间,准备了丰富的零食、水果、还有咖啡。在这个轻松愉快的下午,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分享各种新鲜事和八卦。

2019届博士、硕士毕业答辩顺利完成

May 22, 2019

5月23日,2019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在子良A-南327有序进行。

上午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主席为本校陈金媛教授,成员分别为浙江大学的侯阳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的张杭君教授以及本校的何锋教授和赵美蓉教授,答辩秘书为巩莉讲师。祝贺谷亚威获优秀博士毕业论文称号。

下午为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主席为本校宋爽教授,成员分别为环科院的钟重高工,以及本校何锋教授、洪杰副教授和胡二丹讲师,答辩秘书为巩莉讲师。祝贺赵兴磊获优秀毕业生称号。

​最后,祝福各位毕业的师兄师姐前程似锦!

课题组春游

May 10, 2019

是时风和日丽,我们组织了春游。我们从学校出发先游览了九溪风景区,之后到达过客山谷烤吧,自己动手烧烤,还有投壶、射箭、游戏机、桌游、KTV等各种娱乐,活动可谓是非常丰富了。

环境地球化学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April 21, 2019

我院顺利组织召开环境地球化学高峰论坛,围绕环境地球化学的前沿和热点研究展开学术讨论,探索新问题、新思路、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我院教师代表等近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我们团队何锋教授作了主题报告,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网

环境论坛第79讲

April 18, 2019

我们有幸邀请到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张华研究员应邀做客我院环境论坛,为师生们作题为“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进展——以贵州铜仁市为例”的学术报告,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土壤汞污染的特征及风险,指出汞污染具有蚱蜢跳效应,指出土壤汞、镉、铅、砷等污染物常共同出现,污染修复需重视复合问题。

环境论坛第78讲

April 18, 2019

​我们有幸邀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研究员做客我院环境论坛,为师生们作题为“森林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学术报告,报告以森林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主题,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对汞在不同环境介质传输的影响,以及汞是全球性污染物能长距离传输的特点。

环境论坛第76讲

April 02, 2019

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建筑大学郝晓地教授做客我院环境论坛,为师生们作题为“蓝色经济下的水技术策略”的学术报告,阐述了蓝色经济的概念及其与绿色经济的异同,分析了我国目前水环境保护以及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蓝色经济框架下,“碳中和”与“磷回收”可以有效解决生物污泥和化学污泥问题,使污水处理过程有望实现零排放。

何锋教授新增2篇ESI高被引论文

March 19, 2019

  1. ​Wang, B. B.; Liu, X. T.; Chen, J. M.; Peng, D. C.; He, F.*,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group characteriza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in activated sludge: the impacts of polymerization degree of proteinaceous substrates. Water research, 2018, 129, 133-142. (DOI: 10.1016/j.watres.2017.11.008)

  2. ​Lyu, H.; Gao, B.*; He, F.; Zimmerman, A. R.; Ding, C.; Tang, J.; Crittenden, J. C.,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investigations of ball-milled biochar for the removal of aqueous methylene blu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8, 335, 110-119. (DOI: 10.1016/j.cej.2017.10.130

胡二丹老师,硕士生赵兴磊在Environ. Sci. Technol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February 21, 2019

胡二丹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Sorption of nonionic aromatic organics to mineral micropores: Interactive effect of cation hydration and mineral charge density”(DOI: 10.1021/acs.est.9b00145)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研究了K+和Ca2+对非离子型芳香族污染物(1,4-二硝基苯和对二甲苯)在具有不同表面电荷密度的沸石矿物(HZSM-5)微孔中吸附的影响。当沸石的表面电荷密度很高或很低(> 1.78 sites/ nm2或<0.16 sites/nm2)时,K+和Ca2+对有机物吸附的影响可以忽略,此时的吸附主要发生在疏水性纳米位点上。当沸石的电荷密度处于中间范围(0.16 sites/nm2-1.78 sites/ nm2)时,有机物的吸附强烈依赖于阳离子水合作用,K+相对Ca2+有更低的水合自由能,能够促进有机物在矿物微孔中的吸附。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表明,K+可以降低水的亲和力,从而促进了有机物在中等电荷密度的沸石中的特异性吸附。上述机制可以成功地应用于解释1,4-二硝基苯和对二甲苯在四种天然矿物(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和丝光沸石)上的吸附。该研究为阳离子水合作用和微孔矿物的表面电荷密度如何共同影响非离子型芳香族污染物在矿物-水界面的吸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对于进一步阐释有机污染物持久滞留在土壤中的现象、揭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生态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土壤有机污染物管理和修复技术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年夜饭

December 28, 2018

新年来临之际,课题组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而美好的夜晚

主持课题

December 05, 2018

团队负责人何锋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复合有机污染场地高效还原修复材料与技术”获批。

十月生日会

October 21, 2018

每月的生日会是我们课题组的一个温馨的传统,为当月生日的小伙伴庆生享受家一般的温暖,也使得我们能在科研之余享受休闲时刻,增进课题组的交流与感情。

环境论坛第65讲

September 17, 2018

​我们有幸邀请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王玉军研究员和南京大学李伟教授,分别做题为“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固定机制”和“分子地球化学与环境修复”的学术报告,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土壤重金属微界面化学反应过程和分子环境地球研究方法等。

十二月生日会

December 22, 2017

课题组为十二月生日的小伙伴庆生,分享精美的蛋糕吃着甜蜜的水果,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2015届专业硕士毕业答辩顺利完成

December 17, 2017

12月18日,2015级毕业生硕士论文答辩会在子良C219有序举行。

答辩委员会主席为来自浙江卓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杨尚源高级工程师,成员分别为来自浙江大学的侯阳研究员、以及本校的何锋教授和潘丙军教授,答辩秘书为王彬斌博士。

答辩人为纪冉和吴佳羽,答辩题目分别为:基于环境碳材料超级电容器的改性及性能研究;茶叶渣基纳米氧化锰去除离子型污染物的吸附特性研究。

何锋教授发表的2篇学术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November 13, 2017

  1. Wang, S., Gao, B.*, Li, Y., Creamer, A. E., He, F. Adsorptive removal of arsenate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biochar supported zero-valent iron nanocomposite: Batch and continuous flow tests. J. Hazard. Mater., 2017, 322, 172-181. (DOI: 10.1016/j.jhazmat.2016.01.052)

  2. ​Wan, S., He, F.*, Wu, J., Wan, W, Gu, Y., Gao, B. Rapid and highly selective removal of lead from water using graphene oxide-hydrated manganese oxide nanocomposit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6, 314, 32-40. (DOI: 10.1016/j.jhazmat.2016.04.014

王彬斌老师,硕士生刘雪婷在Water Re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November 07, 2017

王彬斌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Group Characteriza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in Activated Sludge: the Impacts of Polymerization Degree of Proteinaceous Substrates”(DOI: 10.1016/j.watres.2017.11.008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系统考察了污水中单体态、低聚合态和高聚合态蛋白质类底物对活性污泥系统中EPS化学组分和官能团组成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蛋白质类底物聚合程度的提高显著改变了EPS的化学成分和官能团组成,使蛋白质相关官能团的比例(如:–CO–NH–,C=O,N–C,N–H)显著增加,多糖相关官能团的比例(如:C–O–C,C–O–H,O=C–OH)显著降低,EPS中腐殖酸类物质的比例增加近6~16倍之多。化学组分和官能团组成的改变,导致EPS的物理化学特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于EPS的物理化学特性与活性污泥的结构和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对当前剩余污泥处理问题以及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问题均有重要影响,对理解污水中蛋白质类底物如何影响污泥特性以及后续的污泥处理和膜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

博士生万顺利,研究生吴佳羽Sci. Total. Environ. 上发表论文

November 01, 2017

万顺利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Enhanced lead and cadmium removal using biochar-supported hydrated manganese oxide (HMO) nanoparticles: Behavior and mechanism”(DOI: 10.1016/j.scitotenv.2017.10.188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将水合氧化锰(HMO)纳米颗粒浸渍在花生壳烧制的生物炭(BC)中,得到性能优良的纳米复合吸附剂HMO-BC,克服了单独应用HMO或BC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技术障碍。 

博士生谷亚威 Environ. Sci. Technol.上发表论文

October 05, 2017

何锋教授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Mechanochemically Sulfidated Microscale Zero Valent Iron: Pathways, Kinetics, Mechanism, and Efficiency of Trichloroethylene Dechlorination”(DOI: 10.1021/acs.est.7b03604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使用机械化学方法合成硫化微米零价铁(S-mZVIbm),克服了现有液相化学方法硫化纳米零价铁存在的诸多技术缺陷,为硫化零价铁的规模化生成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该研究还提出了一种电子利用效率的准确计算方法,系统评价了S-mZVIbm降解三氯乙烯的反应途径、动力学、电子效率以及降解容量,并与美国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合作使用电化学手段探究了S-mZVIbm降解三氯乙烯的增效机制,为硫化零价铁的研究提供了多种借鉴手段。研究受到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启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该论文以博士生谷亚威为第一作者

胡二丹老师,硕士生张亚在Water Re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October 05, 2017

胡二丹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Role of Dissolved Mn(III) in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Non-oxidative versus Oxidative Mechanisms”(DOI: 10.1016/j.watres.2017.01.013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探讨了可溶性Mn(III)与不同分子结构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机理,首次揭示可溶性Mn(III)在与有机污染物反应过程中既可作为催化剂又可作为氧化剂。该研究为可溶性Mn(III)与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提供了新的机理认知,对于理解和预测有机污染物在自然锰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锰化合物水处理技术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Please reload

bottom of page